杭州百灵鸟分享:传播出血热疾病的黑线姬鼠防治方法
鼠害为患已有悠久的历史,鼠害不仅传染人、畜疾病,且盗食粮谷,损坏衣物,危害农、牧、林业的生产。灭鼠方法很多,其中使用器械比较安全,适于家庭灭鼠;药物法见效快,但易发生事故、产生抗性;生物和生态灭鼠虽不能使鼠的密度迅速降低,但对控制鼠害有重要作用。由于鼠类生息环境复杂,所以灭鼠难度也大,只有在掌握它们的生活规律后,方可选用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,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什么是黑线姬鼠?
黑线姬鼠属啮齿目,鼠科。别名为长尾黑线鼠、田姬鼠、黑线鼠、屋外鼠。分布很广,在我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和西南均有发生,是长江流域农田的主要优势鼠种。它不仅危害庄稼、盗食粮谷,还传播流行性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等。
形态特征
体形较小,比小家鼠略大,与黑线仓鼠相似。成鼠体长65-120毫米,尾长约为体长的3/4,后足长18-22毫米。背毛棕褐色或略带棕红色,基部深灰,上段黄棕色,毛尖带黑,背部中央有1条黑色纵纹,从两耳之间一直延长到尾基,但一般南方标本这条纵纹不明显,腹部和四肢内侧毛灰白色,毛基灰色。背部和腹部的毛色在体侧分界线较明显,尾毛上下两色,上面暗褐色,下面灰白色,毛不发达,可见鳞片裸露,尾环清楚。
额骨与顶骨间交缝呈钝角,顶间骨较平,几乎呈方形,眶上嵴明显,头骨长度在28毫米以下。第2上白齿缺前外齿突,第3上白齿较小,齿冠呈2叶,老年个体由于磨损,2叶常混成一块。
雌成鼠胸、腹部各有2对乳头。雌鼠腹部泌尿乳头与肛门间距比雄鼠尿殖乳头与肛门间距小。
了解黑线姬鼠的生活习性
1.栖息 黑线姬鼠主要栖息于农田,是农田生境的啮齿动物代表之一。它在农田中多于背风向阳的田埂、堤边、河沿、土丘筑洞栖息,也有少数在杂草丛或柴草堆中。洞穴构造较简单,可分临时洞和栖息洞,栖息洞又可分夏季洞和冬季洞。临时洞,多在作物成熟季节挖掘而成,窝巢较浅,几乎暴露于地面,夏秋季洞多筑在田坎或水渠边,洞道较长,窝巢较深,冬季洞多见于11月份以后,洞型较复杂、洞道长,分支多,洞口2个以上。
2.活动 黑线姬鼠以夜间活动为主,尤以上半夜活跃,白天一般不活动。其季节性随食迁徙十分明显,无冬眠习性。春季和秋季捕获率于3-4月份、10-11月份出现两个高峰,在农田中的迁移常随环境和食源条件变化,当深翻、灌田时,即向田埂、土堆等高处集中,夏季天气炎热,作物生长茂密还未成熟时,食源匮乏,往往随食源流窜,不打洞筑巢。入秋后气温下降,在田埂、沟边、河堤筑巢明显增多,以避寒和产仔紫殖。入冬后田间食物缺乏,少数常迁入场院内甚至住宅里栖息。
3.食性 黑线姬鼠食性较杂,一般以粮食和植物为主,有时也食昆虫。取食的食物随着季节而变化,冬季以粮谷和植物种子为主;秋季除粮谷和植物种子外,还食植物的绿色部分;夏季主要食植物的绿色部分,也吃昆虫;春季食植物的幼芽、茎、叶和昆虫。
4.繁殖 黑线姬鼠繁殖力极强,在适宜的条件下全年均可繁殖,幼鼠性器官发有也快,性成熟期早。黑线姬鼠群体数量繁殖直接受气湿高低影响,当春季平均气温上升到-0.1℃时,开始性交和怀孕。在繁殖末期的10月,当平均气温下降到14.9℃时,就停止繁殖。该鼠通常1年可繁殖2-5次,每窝5-7只,多可超过10只。
关于黑线姬鼠的防治方法
黑线姬鼠在华东地区2一3月份,处于繁殖初,正是灭鼠有利时机;8月下旬—9月份是活动繁殖高峰期,此时早秋近熟,害鼠盗食频繁,也是防治的有利机会。
1. 器械法 利用挖、水灌、夹子打均能收到较好地灭鼠效果。但是,由于黑线姬鼠栖息地不固定,洞穴不典型难以发现,因而这几种方法比较费工,灭鼠不易彻底。
2.毒辉灭鼠 各种毒鼠药对黑线姬鼠均能奏效,常用的毒鼠药有磷化锌、没鼠命、1081、毒鼠磷和敌鼠钠盐等。野外大面积灭鼠,应选用急性毒鼠药1次投毒为宜。诱饵可以因地制宜,选用谷物、甘薯、胡萝卜等。注意在居民比较密集的地方,投毒灭鼠要特别防止人畜中毒事故的发生。各种毒鼠药物的使用浓度见下表。
3. 生态灭鼠 改变或破坏黑线姬鼠的栖息环境,如开垦空白荒地,深耕土地,缩短在野外堆放谷物的时间,收藏好农作物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