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钱塘区上门抓老鼠-灭老鼠-除四害公司电话号码
灭鼠的要求和策略
1. 策略
防疫灭鼠策略可分3种类型,即:应急性灭鼠、保护性灭鼠和预防性灭鼠。策略不同,灭鼠方法的选择不同,各种方法所处的位置及重要性也不同。
应急性灭鼠策略旨在迅速扑灭小范围内的疫情,可以采用各种必要的措施,要求见效快,效果好。所以当鼠源性传染疾病暴发流行时,为了尽快扑灭疫情,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,必需采用应急性灭鼠的策略。疫区各级政府应采取特事特办的原则,按照国家传染性疾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,逐级上报疫情,并迅速组织人力、物力进行及时治理,务必将疫情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。
保护性灭鼠策略是在已知的重点疫区进行的长期性灭鼠策略。通常在流行高峰前或灭鼠较有效季节,使用慢性灭鼠剂毒饵,若密度未降到所需水平,可更换毒饵或改用其他方法在重点地块甚至全面处理。随后根据需要和条件采取巩固措施,包括:建立固定投饵盒(站),使用捕鼠器械,保护或放养鼠的野生天敌等等。在一般情况下,保护性灭鼠需连年进行,因此,必须制订规划,全面安排。显然,环境防制等治本措施非常重要,不仅可提高灭鼠效果,也有利于巩固。保护性灭鼠可以选用支出省、效果高、对人畜安全的办法。
预防性灭鼠是主动向鼠源性疾病进攻,是防疫灭鼠的阶段,范围更大,要求更高,为期更长,支出更多。过去,在黄鼠疫区和沙鼠疫区为根除鼠疫曾有过两种达标安排(汪城信,1982):一是短期内用不同方法交替灭鼠,100~120d内达标。这种安排收效快,鼠的繁殖次数少,疫情迅速消失;但相对效果较差,不能充分发挥毒饵法的长处,要在短期内集中使用较多的人力和物力。具体方法的安排顺序是:毒饵一熏蒸剂一捕鼠器混合措施,直到达标为止。另一种安排是每年仅全面灭鼠1次,局部地区2次,只使用毒饵,逐年下降密度,几年后达标。这种安排成本低,工效高,相对效果较好,适于地广人稀地区;缺点是奏效较慢,在达标过程中鼠己多次繁殖,只适用于繁殖潜力较低的鼠种。大范围的实践证明。上述两种安排均可达到消除鼠间鼠疫流行的目的,从而杜绝了疫情。